close

臺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與首都[2],自1949年底起成為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在地[3]。 台北市位於臺灣本島北部的臺北盆地,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,人口在全島嶼各縣市中排名第四,人口密度則居第一。其與周邊衛星市鎮所連結而成的臺北都會區,是臺灣人口最多的都會區;做為臺北都會區的發展核心,亦是臺灣政治、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中心。 臺北市的歷史始於1884年臺北城建立,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,集許多臺灣文化與人文地景之大成,並與鄰近的東亞城市長年在國際競爭力等項目互有高低、互見短長,是臺灣最國際化、最具國際知名度的都市。

 

根據記載[4],臺北最早為原住民中凱達格蘭人(屬於平埔族)的生活地,明代初期開始有漢人來到此地。從17世紀初西班牙人佔領臺灣北海岸開始,歷經荷治時期與鄭氏王朝,到清代初期以前,此地均荒蕪而未有大規模開拓,被統治者視為化外之地。1709年,泉州人陳天章、陳逢春、賴永和、陳憲伯、戴天樞合股立陳賴章墾號,向臺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地方,成為臺北盆地開墾活動的開端。「大佳臘」之後多寫作「大加蚋堡」,源自平埔族語「tagal」。 19世紀中葉,淡水河流域的物產貿易(特別是茶葉)興起,先是艋舺(今萬華)成為重要貿易據點,然後是大稻埕(今大同區境內)後來居上,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。此後官方決定在艋舺與大稻埕間的田野地,興建臺北城作為行政中心。1884年,臺北城城牆及5個城門正式落成。1885年臺灣建省,劉銘傳擔任臺灣省首任巡撫,開始建設大稻埕至基隆與新竹的鐵路,加強郵電、道路等基礎建設,並將臺灣巡撫衙門及布政使司衙門設置於城內(現址為中山堂),臺北市的雛形至此已初步建立。1894年,繼任巡撫邵友濂正式將省會由橋孜圖(今臺中市南區)移至臺北,從此逐漸成為臺灣的政治中心。 1895年,大清帝國於甲午戰爭戰敗,臺灣被割讓給日本。[5]日治初期,仍以原有的兩座衙門作為臺灣總督府,成為日本統理臺灣的政治中心,直到1919年臺灣總督府新廳舍(今總統府廳舍)落成為止。1900年起,日本人逐步拆除臺北城城牆及西門,以原臺北城範圍內的區域(日人稱為「城內」)作為中樞政府廳舍集中地,以及在臺日本人的商業活動地帶;利用拆除後的城牆原址闢築4條3線道路,興建自來水及下水道系統,並分階段進行市街改正計畫,街道的建築風貌略為西化;另外也新設公園綠地及新建其他公共建築,臺北市逐漸具有現代都市的型態。

 

宜蘭縣(臺語:Gî-lân-kuān)位於台灣北部,與新北市、桃園市、新竹縣、臺中市、花蓮縣相鄰,東臨太平洋(菲律賓海),為歌仔戲的發源地。轄宜蘭市1市,羅東鎮、蘇澳鎮、頭城鎮3鎮和礁溪鄉、員山鄉、壯圍鄉、五結鄉、冬山鄉、三星鄉、大同鄉、南澳鄉8鄉,縣治設在宜蘭市。行政院經建會將該縣劃歸為台灣北部區域;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該縣劃歸為台灣東部區域。[2][3]

宜蘭平地以宜蘭平原為主,舊名為噶瑪蘭或蛤仔難,名稱源自世居的台灣原住民「噶瑪蘭族」(Kebalan,平原的人類)。[4]最早關於噶瑪蘭族的歷史記載始於1632年。『西元1632年西班牙人,因船隻,偶遇颶風,漂泊到「卡巴蘭」港口,船員五十人,悉數為土蕃所戮。於是率領西班牙人及呂宋土人至該地,焚燬土著部落七處,殺死土蕃十二人。而注意到此地,並將蘇澳以北的海灣,命名為「聖塔.卡塔利那」(Santa Catalina),即:噶瑪蘭灣,而蘇澳港附近則命名為「聖.羅連索」(San Lorenzo)。』[5] 1768年,漢人林漢生探訪噶瑪蘭,卻被殺害。1776年,林元旻由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,成功入墾淇武蘭,為漢人入墾宜蘭平原最早者[6]。1796年漢人吳沙擊潰噶瑪蘭族,進墾宜蘭平原。『惟當時吳(沙)使用火器甚猛,平埔族終於不敵潰走,撤至西勢之哆囉美遠、珍仔滿力、辛仔罕三社為後圖,吳乘勢侵入,沿途無敵,遂入頭圍。』[7] 漢人進墾宜蘭平原後,將原野與森林開闢為農田,平埔族賴以維生的獵場逐漸消失,傳統文化逐漸式微,大多被漢人所同化。 清治初期,宜蘭地區隸屬台灣府諸羅縣。1723年(雍正元年),改隸於台灣府下新設置的淡水廳。1812年(嘉慶17年),台灣府增設噶瑪蘭廳,為宜蘭地區單獨設治之始。1875年(光緒元年)噶瑪蘭廳改制為宜蘭縣,並改隸於新設立的臺北府。 台灣日治時期初期,宜蘭縣改制為宜蘭支廳,隸屬於臺北縣。1897年(明治30年),獨立為宜蘭廳。1920年(大正9年),廢廳改隸臺北州。 宜蘭縣政府前的廣場 戰後初期,宜蘭地區隸屬於改制後的臺北縣。1950年,恢復設縣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83616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